科建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ISO企業輔導 、證照培訓、教育訓練

Lean-Six Sigma簡介


Lean Manufacturing(精實/精益製造)或Lean Production(精實/精益生產) 是美國MIT(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在參訪豐田汽車公司(Toyota)之後,提出對豐田生產體系的總體見解。實際上,Lean Production(精實/精益生產)可以說是豐田生產系統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的另一個名稱,也是一個對作業流程持續改進的通稱,是目前在企業或其他組織經常被提起的管理名詞。Lean所追求的是『依據客戶的需求,以最經濟的方式,在必要的時間,提供必要的產品/服務及必要的數量給客戶』。Six Sigma(六標準差)是摩托羅拉公司(Motorola)針對品質改進提出的一套方法論,主要是以DMAIC (Define-Measure-Analyze-Improve-Control) 的邏輯步驟對流程或產品的品質做改進,減少流程中的變異,追求品質的一致性。

 

科建顧問將這二種促進流程改進的方法融合為一體,稱它為Lean-Six Sigma管理模式,協助企業以較經濟且有競爭力的方式提供其產品或服務給客戶,創造企業在價值鏈中的總體經營效益。

Lean-Six Sigma目標

Lean(精實/精益)的出發點是認為企業普遍存在『製造過多、等待、搬運、不合格品、動作、加工及庫存』這七種浪費,所以,Lean(精實/精益)是以消除七大浪費為改善重點,目標是建構一個由客戶訂單驅動的及時生產(JIT , Just in Time)的拉式生產管理系統。

 

Six Sigma則是以降低產品/製程的變異為改善重點,目標是希望企業建立追求高品質的產品或服務營運管理模式,藉以塑造企業的形象及提升產品與服務的附加價值。Lean-Six Sigma同時關注於提升人才素質、持續改進營運系統與提升有效的產出為總目標,經由Lean-Six Sigma的完整運行模式,以邁向世界級的企業為長遠追求的方向。

Lean-Six Sigma架構

對於企業的營運時追求以最經濟的方式達成品質與交期的保證,就像同時調和Lean與Six Sigma的運行模式,推升企業的效益。

 

推行Lean-Six Sigma的整體架構是將Six Sigma的DMAIC融入在Lean的導入五階段「整流、穩定、暢流、平準、後拉」中,尤其以解決七大浪費中的不合格品的浪費為主要。

 

Six Sigma的DMAIC各階段使用之工具都可以在Lean五階段導入的適當時機下實行,達到Lean的「零不良」的要求。因為品質不穩定,無法有效地呈現Lean的實施效果。

為何要推行Lean-Six Sigma?

許多企業主管會錯誤的以為Lean或Six Sigma是有規模的大型企業才適用,對於規模小的企業就不適用。實際上,任何企業總是存在可以進步的空間,都可以引入Lean-Six Sigma的方法到企業中。

 

企業不應該受困於自我認知的執著,有現成又能產生具體成效的方法不知採用,而想自行模索或是自創一派改善的方法。建立企業就是想獲利,Lean-Six Sigma就是能幫助企業獲取更高利潤的方法,企業的高層經營者不要等待適當的時機再來導入Lean-Six Sigma,因為從來沒有執行改善要等待時機,現在當下就是最好的時機了。

適用對象

對獲利仍有不滿意或認為仍然可以持續進步的企業,都可以了解Lean-Six Sigma,並下定決心導入Lean-Six Sigma。

預期效益

Lean-Six Sigma的效益非常多元,舉凡『減少浪費、縮短工時、增加有效產出、減少不合格品、減少庫存、增加周轉率、提高交貨準時率』等的有形效益,還有對於『人員的素質提升、人員改善技巧的熟練、愉悅的工作環境、顧客的滿意』等無形效益,推導Lean-Six Sigma的效益已經使Toyota成為全球汽車業的龍頭,巨大的投資報酬率正在等待企業敞開心胸與許下承諾,勇敢地去發掘。茲將Lean-Six Sigma的效益羅列如下:

1.提高生產力與效率,縮短交貨時間                 

2.降低庫存金額,提高庫存周轉率

3.減少產品品質不良         

4.提升流程之效能與效率

5.促進製造流程細緻化

6.提升顧客滿意度

7.培育及鍛鍊人才

科建Lean-Six Sigma輔導優勢

顧問師具備豐富的Lean-Six Sigma輔導實務經驗
˙生產管理(生管、製造、庫存...)改善績效
˙品質管理(Six Sigma、QIT、QCC、TQM)改善績效
˙改善案超過數百個

 

完整的Lean-Six Sigma培訓教材
˙中文培訓教材,活學活用
˙完整案例貫穿,深入淺出

 

將Lean-Six Sigma的精神與工具深植製造現場
˙強調實務操作
˙著重具體改善成效

輔導架構

輔導流程

REPORT / 新聞稿

ARTICLES / 文章分享

  • 2004.04.01

    LSS(Lean Six Sigma)之問題解決思考模式

    摘要
    現代經營管理的特質中,資訊的速度傳播更快、更多元化、更透明公開,技術更專業,成本要更低,顧客的需求更多元化,所有企業或組織面臨了更大的問題與挑戰。因此在顧客需求的方式有細分化、多樣化的發展;加上資訊科技的推波助瀾,為了解決顧客的需求問題,一方面需要投入龐大的資金,擴大少量多樣生產,機會報酬也非常龐大;再加上劇烈而複雜的競爭互動情勢,因而日本豐田汽車衍生了精實生產方式(Lean Production)來因應多變的市場。 

    80年代Motorola提出6 Sigma的概念,在企業或公司的營運獲得相當的效益,而GE在Jack Welch的大力推動,驚人的績效使6 Sigma蔚成風潮,現今各大企業也開始導入6 Sigma活動。對企業界而言,面對複雜而多變,時間緊迫的經營環境,導入6 Sigma活動已成為企業提高競爭力的不二法門。 

    就在精實管理的優勢生產方式,以及6 Sigma強力的優勢管理模式交雜之下,這兩者之間是否存著差異?在這當中,企業或組織該如何讓這兩者有加成效果?本研究旨在著眼於現代的經營管理環境的特質與推行精實管理方式及6 Sigma活動需要,統合Lean Production & 6 Sigma問題解決思考模式,發展出一套符合Lean 6 Sigma的問題管理模式。 
     

     

    1.緒論 
    現在科技日新月異,任何事物皆以驚人的速度不斷地突破與創新,使社會結構與生活方式急遽變化,為了適應今日多樣而變化的社會,人們也接收到更多元的知識與訊息,人們的需求也跟著多元化,變化的週期也隨之縮短。對企業界而言,外在經營環境複雜而多變,因應的時間卻是日益急迫,在此兩難狀況下,如何有效、及時、順利地創造及生產出顧客想要的產品或服務,已然成為企業發展與成敗的關鍵因素。如前所述,各企業或組織在進入 e 世紀以後,所面臨市場競爭的問題與困難將更難解決;因此之故,目前各大企業紛紛開始運用Lean Production及6 Sigma的方法,來接受二十一世紀的新挑戰。

    豐田汽車(Toyota)為了因應客戶不同的需求,以及挑戰競爭者大量生產的優勢,花費了數十年的功夫,衍生出精實生產方式(Lean Production),在組織各階層員工具備了多種的技能,而且使用具有高度彈性的自動化設備,製造出適量的多樣產品,使用較少的資源,較少的員工,較少的空間及開發時間。它也可以減少庫存量,降低不良率,進而生產多樣化的產品。豐田汽車也因此種生產方式,獲得較高的利潤與經營體質,廣受全世界重視。1999年後,豐田的生產方式從日本普及到全世界,不少歐美企業在遭受到外在環境變化的影響,藉著精實生產方式之後,企業開始轉虧為盈。

    另外,Motorola公司在80年代提出6 Sigma的概念,使得產品品質達到高品質的境界。而GE公司更把6 Sigma活動發揚光大,也使獲利達到前所未有之規模。整個的6 Sigma活動,除了高階主管必須全力的支持,整體的目標明確,組織及培訓架構完整外,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在整個專案改善的過程:界定(Define)、衡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善(Improve)、管制(Control),也可稱為DMAIC的步驟,而這些步驟我們也可視為問題解決的步驟。 

    而在這精實生產的觀念與六標準差的方法相互結合,將可創造出更多的價值。企業界也希望利用六標準差整個專案改善的過程,達到精實生產的目的。本研究以其兩項精神及意義角度來探討,提出一個適用於組織管理在執行Lean 6 Sigma活動中,運用問題解決模式的導入,以期望企業或組織在廿一世紀能更有效地運用Lean 6 Sigma方法,解決問題並創造優勢。

     

    2.精實生產方式的探討 
    二次世界大戰後,豐田汽車的豐田英二及大野耐一倡導了精實生產的觀念,也造就了往後日本汽車業蓬勃發展,並且迎頭趕上歐美汽車業界。許多歐美企業也競相學習精實生產方式,為何精實生產可使公司創造驚人的利潤呢? 

    所謂 "Lean" 這字,其意義為「瘦的、沒有贅肉且結實的」,也就是對應到生產上,能夠有效率的,不浪費的。關根憲一(1981)認為Lean Production主要目的在徹底排除浪費,其兩大支柱即為「JIT(Just in Time,剛好即時)」與「Jidoka (加入人員決策的自動化)」,由此展開成為精實生產方式的基礎。而平準化生產、同期化概念與目視管理看板制度,為生產改善的主要根源。 

    Schonberger指出精實生產系統是由兩種程序與技術所組成,分別是(1)生產力(2)品質。與生產力最有直接關係的是JIT。亦即針對物料問題加以改善,降低成本、避免浪費。O'Grady認為,JIT製造方法的特質,在於縮短前置時間、降低庫存,以及改善品質水準;並說明成功導入JIT的方法與可能遇到的困境。Louis也針對看板制度提出看法,看板制度是一種物料需求系統(Material Acquisition System),範圍涵蓋製造、採購與供應,藉由無附加價值動作的消除,降低作業成本與反應時間。並闡明如何將看板制度設計、執行與落實到美國企業。 
    劉仁傑認為Lean Production精實生產是指以顧客需求量為產出,讓每一個作業員充分發揮能力,徹底消除不必要的半成品和在製品庫存,將在製時間降至最低的流程生產方式。如此不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獲利、更能達到靈活調適市場彈性的需求。 
    大野耐一舉出,以下七種浪費,可由精實系統方式來消彌: 
    1.不良品的浪費 
    2.生產過剩的浪費 
    3.加工本身的浪費 
    4.等待的浪費 
    5.成品在製品庫存的浪費 
    6.不必要移動的浪費 
    7.無價值過程的浪費 
    精實系統生產的思考方法,可提供一個邏輯化的方法,來確認其生產價值,消除其浪費,使作業能大幅度地提高效率,並進一步提升滿足顧客需求。 

    Wamack認為精實系統生產的關鍵有五個: 
    (一)確定價值:最終顧客才能界定價值。就以某特定顧客的需求的事物,來滿足顧客,才能表達其需求;正確確認價值,才不至於導致浪費。 
    (二)確認價值流所在:價值流為特定產品或服務經過設計,生產,出貨的管理工作之特定流程集合,其流程也必須分辨有無附加價值,避免浪費。 
    (三)讓價值可以暢流無阻:重新界定職能、部門及公司,從而使其能對價值之創造有所貢獻,並能使其與價值流的各層員工產生真正的共鳴,達成「暢流化之價值觀」。 
    (四)後拉式:當顧客需求是什麼,就提供他所想要的。一旦顧客知道能得到他想要的,顧客需求也就平穩下來。 
    (五)完善:採專職產品團隊方式,直接瞭解顧客需求,與顧客對話正確找出需求,以避免不必要浪費。 
    由以上學者所提的觀點,可以清楚得知精實生產的意義,以工廠各現場人員的改善活動為基礎,藉由現場改善系統的運作,不斷的思考如何將工作改善至最佳化,主動發掘問題追求零缺點與零浪費,在品質及效率的提升、成本的下降、時間與空間等各方面的運用,經常進行深入的分析,設定新目標,有系統地取得最佳效益,以得到顧客滿意。 
     

    3.Lean Production & 6 Sigma 
    Motorola公司自從開始推行6s改善管理歷程,其目的利用統計品管工具以及問題解決技巧,改進產品的品質,以達到一百萬個機會中出現的缺點數不多於3.4個之水準Breyfole,Cupello,Meadows(2001)則定義「六標準差」是把基本統計與高級統計方法應用到企業的品質活動,並認為這實際上就是一種改良後的全面品質管理活動,利用各種統計工具持續追求改善,以達到客戶滿意。 

    而推行六標準差其關鍵特性為(一)高層管理者的承諾(二)以顧客為導向(三)以過程為導向(四)完整的教育訓練及推行組織(五)明確的解決問題步驟DMAIC(六)企業形成六標準差文化(七)運用統計思考方式解決問題(八)以專案方式進行持續改善(九)電腦輔助工具運用。由於6 Sigma是以專案方式進行改善,使產品及服務能達到顧客滿意,進而使企業增加獲利。

    6 Sigma專案改善的實施過程步驟,就是界定(Define)、衡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善(Improve)、管制(Control),也可稱為DMAIC的步驟,而這些步驟我們也可視為改善的步驟。也就是藉由6 Sigma的持續改善,使企業或工廠能達到較少的變異,更穩定的製程。 

    而精實生產的本質其實與6 Sigma相同。劉仁傑(1987)提到「改善(Kaizen)」是日本企業管理的精華,豐田汽車進行各類以改善為核心的製程合理化活動,逐漸形成獨樹一幟的精實生產方式。Cuaumano認為豐田公司及其他日本公司有一個重要基本觀念,持續改善重於一次大改善,持續性製程改善應將生產線作業員及供應商廠商融入整個生產體系中。今井正明及新鄉重夫認為「改善」是日本製造業成功最重要因素。今井正明認為「改善」是經由問題解決的技巧,經過三十年所發展而成的系統,更指出「改善」是日本與西方世界管理風格最重要之不同處。Schonberger指出精實生產與「TQC」的交互影響之下,使生產力與品質達到最高效益。由以上學者可知,精實生產的實踐,是不斷進行改善,以達到完美的生產境界。而豐田汽車當年即是推動TQC,朝著精實生產的目標邁進。事實上以上所述剛好與6 Sigma的精神不謀而合,皆是以顧客導向為需求,利用持續改善的方式,利用問題解決的技巧,確認出關鍵價值流,減少企業本身浪費,以達到降低不良、降低成本、提升品質、縮短週期,以確保顧客滿意,企業獲利提升。 (圖一) 

    4.Lean 6 Simga問題解決思考模式 
    推行Lean 6 Sigma,首先重視的就是顧客。由於六標差所提出的符合顧客需求,一切改善以顧客為基準,與精實生產所提出之確認價值相同,由六標準差與精實生產結合,並創造企業價值,其價值皆是由顧客決定(圖二)。

     

    由顧客決定產品或服務價值之後,企業主管就必須衡量企業本身針對價值流在何處,此價值流是否已造成顧客的損失,以及企業本身之浪費,並也依據大野耐一所提出的七個浪費,一一檢視,來確認企業內部問題,此一問題也成為6 Sigma準備執行的專案。 

    為了達到精實生產的目的,就必須針對所產生的問題或浪費進行解決,而六標準差的問題解決步驟DMAIC剛好提供了一個完整的模式,可使欲解決企業問題的人員依序進行。而精實生產所強調的JIT、 Jidoka(加入人員決策的自動化)、目視管理、看板管理、防呆法、平準化...等,即在「維持管制」階段一一實現,以達到精實管理的目的。 

    一般企業實施精實管理最重要的莫過於維持,因此如何將Lean的管制方式、Lean標準化、訓練計畫等落實到日常管理中,把Lean 6 Sigma制度化,並與品質管理系統(如ISO等)結合在一起,俾達成縮短交貨週期、降低庫存、降低不良率、提升流程效率與效能,最終實現『精實管理』目標。圖三為Lean 6 Sigma問題解決之思考模式:

        


      企業可藉由運用此模式,發展Lean 6 Sigma計畫,進而發揮Lean 6 Sigma最大效益,其績效指標如圖四所示: 

     


       Lean 6 Sigma的效益的績效指標可用財務、價值流程、顧客、學習與成長四方面來探討,其主要目的也是可以藉著平衡計分卡的衡量基準,來提昇企業對於本身的績效評估,結合公司策略方針,進而成為世界一流企業。 

    5.結論 
      本研究最主要目的,在提供企業執行Lean 6 Sigma活動時,有一通用Lean 6 Sigma問題解決思考的模式依循,避免掉入工具的泥沼;尤其現在講求速度、精準、務實的時代,企業精實管理的方式,更是無法避免。任何執行Lean 6 Sigma專案改善的人員,只要把握Lean 6 Sigma問題解決思考模式的精隨,執行改善專案,必定迎刃而解。因應外在環境之競爭,有效應用Lean 6 Sigma活動,以顧客為導向,整合公司人力資源及各種管理工具與技術,俾達成顧客現在、未來的需求與期望,使企業獲得實質上的經營效益,並維持長期競爭力,提升品質,降低成本、增加利潤、強化競爭優勢,以提升顧客滿意,持續成為領導者。

  • 2008.08.01

    精實六標準差Lean Six Sigma輔導經驗分享

    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於2007年訂下了2008年營收挑戰8,000億元的目標;華碩更效法摩托羅拉、奇異(GE)及豐田(Toyota)的管理模式,以「精實六標準差(Lean six sigma)」為組織再造的核心,期盼組織成功再造後,成為一流、嚴謹的團隊,希望經過這次組織調整後,能為華碩未來分家、併購及全球競爭力奠定基礎。

    除此之外,鞋業大廠「寶成」也因實施了精實生產(Lean Production),獲得的績效驚人,更坐實了運動鞋業一哥的位置。其代工之Nike、Adidas、New Balance、Puma 、Reebok、Timberland…K…K等知名廠牌亦因改善之成果而獲益。

     

    到底何謂Lean six sigma(簡寫LSS)?用很簡單的概念來說,站在工廠的角度希望生產面能做得快也做得好,做得快要用Lean;做得好要用Six Sigma。我們實施LSS就是要讓組織成員誠實地找出問題、面對問題及解決問題。

     

    目前在坊間已經有許多著作在闡述LSS的觀念,但是如何將這些觀念實現於我們的生產線,老實說並不是那麼容易。Lean就像一本武功心法,我們暫且稱之為「易筋經」,就算您練到經脈全通內功高強,沒有招式的輔助,您仍舊沒辦法上戰場殺敵。而工業工程許多表單與工具、統計學的手法,就是我們應用的招式。例如: 人機程序圖、動作分析表、P-Q分析表、柏拉圖、評估矩陣圖、常態分佈圖、基礎統計學…K…K等等。這些工具都已經存在至少數十年,只是我們在學校讀大學或研究所時,沒有人教我們怎樣整合運用,LSS就是一套系統化的整合這些既有的工具,依我們改善的需要再一一帶進來以達成我們改善的目標。

     

    學會了內功與招式,沒上過戰場經過血與火的磨練也還是新丁菜鳥,專案就是我們的試金石。如果您有自信,不妨先從較簡單的專案開始做,先熟悉做專案的流程,慢慢思索做每個步驟需要用到哪些工具,運用的工具該帶進哪些表單或是資料,給自己訂個期限(這時候不妨應用甘特圖,可以用Microsoft的Project或是Excel來製作),簡單的專案做成功了再慢慢做較大較困難的專案,也就是說您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範圍慢慢擴大了。

     

    從2006年至今,我們輔導了許多的工廠執行LSS。做出的績效以第一階段來說,都能得到大幅的改善,其績效成果如下:

    看了別的工廠導入LSS的績效真的很驚人,不過這些工廠績效的表現還不是最好的,僅是所有工廠評比後常態分佈在中間的。因為這些績效都是各工廠的人員努力的成果,我們顧問師僅扮演教練的角色。改善的成功與否關鍵還是在「人」,從最高主管的承諾到所有員工的努力,匯聚團隊的力量來解決各種問題,往往最後的成果都是驚人的。有好的方法、一流的工具也要由「人」來執行才能達成目標。在輔導的經驗中,只要工廠的所有人員能按照輔導的步驟,一步一腳印踏踏實實的完成每件工作,最後的成果都是豐碩而甜美的。

     

Q & A / 問答集

ALBUMS / 活動花絮

PROJECT / 輔導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