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建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ISO企業輔導 、證照培訓、教育訓練

PROFILE / 系統簡介

系統簡介


QCC品管圈是同一個工作現場或工作相互關聯區域的人員自發性地進行品質管理活動所組成的小組。品管圈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透過與問題相關的直接作業人員,組成小組進行改善活動,使員工在活動過程中學習到發掘問題的能力及改善問題的技巧,藉由全員參與、腦力激盪、問題改善的過程,必能使品質管理系統不斷的提升,並達成企業所設定的品質目標。


QCC品管圈的特色:


活動小組:同一工作現場或工作相關聯的人員組成圈,QCC小組一般由    3~10人組成,人數太少,方案對策不全面,人數太多,意見難統一,效率好效果反而不明顯。
自動自發:QCC小組活動由各級員工自發組成,通常公司提供實施QCC活動條件和獎勵機制。
活動主題:每次QCC活動都會有一個明顯的主題,無論是生產或服務提供的過程,品質改進等方面均可涵蓋,主題範圍廣泛多樣。
活動目的:每次活動都是為了改進企業或部門工作的某個方面,目的是提高效率、效果和效益。

活動方法:解決問題的方法多應用現代企業管理科學的統計技術和工具的一種或幾種相結合,一般以品管七大手法為主。

一、規劃理念

QCC體系、制度建立、實務應用、系統思維

 

二、管理架構

三、QCC解決問題的步驟:

1.主題選定
2.現況把握
3.原因分析
4.對策擬定
5.對策實施
6.效果確認
7.效果維持
8.檢討/計劃

 

■為何要推行QCC?

QCC 品管圈活動的目的:
1.使基層管理人員發揮領導作用,發揮小組成員的潛能。
2.使全員具有品質意識、問題意識和改善意識。
3.全員學習品管手法,自我和相互啟發,瞭解品管真義。
4.透過組員的共同努力,達成小組任務和組織目標。
5.透過QCC 品管圈小組的運作,提昇團隊精神和工作士氣。
6.降低不良率,提升品質水準,保證產品品質。
7.透過改善成果的公開發表,交流QCC 品管圈小組活動經驗與心得,創造學習型組織。

 

■適用對象

 部門主管,現場基層主管,QCC 品管圈小組,以及對品管圈活動有興趣的相關人員。

 

■預期效益 

1.系統化導入QCC 品管圈活動管理制度,強化改善競爭優勢。

2.主題化切入,配合公司政策提昇管理績效。

3.整合化展現管理績效,建立改善活動之典範,擴散正面效應。

4.部門效益:

 (1)落實品質管理,降低工程不良率。

 (2)提高材料有效使用率。

5.QCC 品管圈活動效益:

 (1)降低製程和成品品質不良。

 (2)減少作業錯誤。

 (3)減少客戶抱怨和退貨。

 (4)減少工時和材料的浪費。

 (5)提高產能。

 (6)縮短前置時間。

 (7)縮短生產週期時間,減少浪費。

 (8)提升交期如期率。

科建輔導流程

REPORT / 新聞稿

  • 2016.05.06

    台灣圓益石英落實品質管理,展開 QCC品管圈活動

    台灣圓益石英現正展開「QCC品管圈活動」,透過QCC品管圈與活用品管七大手法,解決工作現場、管理、文化等方面所發生的問題。

    台灣圓益石英客戶群包含台積電、聯電、華亞、南亞、力晶、華邦…等,專營生產半導體石英器皿;為強化企業體質、滿足客戶要求,委由科建顧問輔導「QCC活動」,展開QCC實務要領之推動,並進行品管七大手法之課程訓練,將促使台灣圓益石英落實品質管理,降低製程和成品品質不良、提高產能、減少浪費…等效益。

ARTICLES / 文章分享

  • 2012.12.10

    6 Sigma、QCC、QIT、Lean 改善手法之差異分析(上)

    前言:

    一般企業在推行改善活動時,對諸多手法例如:六標準差(Six Sigma)、品管圈(QCC)、品質改善小組(QIT)、精實生產(Lean Production)等方法會產生混淆,不知其主要差異為何?更造成運用與導入的困擾?如何釐清不同的改善方法、步驟、使用工具,進而整合應用公司內部的資源,有效落實達成改善的目標,是科建顧問提供客戶價值服務不變的宗旨,茲將相關品質改善方法、步驟與應用工具之異同分析整理如下,如有任何應用與導入的問題,歡迎與科建顧問聯繫。

     

    (一) 六標準差(Six Sigma)之定義
    六標準差 (Six Sigma) 之「Sigma」是希臘字母「σ」,用以表示「標準差」 (standard deviation),在統計上通常是用於表示流程當中的變異 (variation) 程度的度量值。在80年代以前,一般產品品質要求只要3-Sigma,也就是說產品的合格率達到93.32%的水準即已不錯。但隨著時代的進步產品功能愈來愈複雜,客戶對品質的要求愈加嚴格,上述的品質水準已無法滿意客戶需求。之後Motorola提出6-Sigma,使其產品的合格率達至99.999966%的水準,失誤率僅有3.4ppm。
     

    在企業界六標準差最常被定義為:「工程師與統計師所運用之高度技術性步驟,藉以精化 (fine-tune) 產品和流程。」及「近乎完美地達成顧客要求。」;6-Sigma 亦可定義為:「讓一家公司達成較佳的顧客滿意度、更高的獲利、更佳的競爭力,而進行全面性的文化變遷。」六標準差的五大步驟 『DMAIC』(Define, Measure, Analyze, Improve, Control),也就是『界定、衡量、分析、改善、管制』的流程,是藉由明確的問題陳述,完整的數據收集分析,重新審核工作的流程、步驟與作業條件等,找出缺失的根本原因,再進行有效改善,並要持續保存其成果。

     

    (二) 品管圈(QCC)之定義
    品管圈(QCC - Quality Control Circle)是20世紀六十年代,日本科學技術聯盟為提高企業效率,突破經營困境,以現場基層人員為對象,發展出來應用在現場問題發掘與解決的一種活動,有時稱為“現場的QC活動”。當時的石川馨博士曾大力提倡全國各企業組成品管圈去學習、進行改善活動,獲得很大的肯定與迴響。
     

    所以品管圈(QCC)可定義為同一個工作現場或工作相互關聯區域的人員自發性地進行品質管理活動所組成的小組。其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透過與問題相關的直接作業人員,組成小組進行改善活動,使員工在活動過程中學習到發掘問題的能力及改善問題的技巧,藉由全員參與、腦力激盪、問題改善的過程,必能使品質管理系統不斷的提升,並達成企業所設定的品質目標。其活動進行是運用PDCA或QC Story的邏輯步驟,而解決問題的工具方法一般則以品管七大手法(QC-7)為主。

     

    (三) 品質改善小組(QIT)之定義
    品質改善小組(QIT - Quality Improvement Team)活動是一種以任務編組的專案改善活動,有別於品管圈(QCC)活動自主選定自己工作場所的題目,QIT活動題目經常是來自策略管理及日常業務管理活動有關跨部門的共同課題,較困難解決或工程面的改善等問題,經主管指示召集相關專業人員作成特殊任務編組,以QIT形式進行解決問題,因此QIT的改善主題一般是屬於難度較高(相對於品管圈活動),或者為跨部門橫向聯繫的改善題目。
     

    QIT組成通常以管理幹部、幕僚、專業人員為組成對象,因構成成員包含主要主管與工程師,也因此較特別重視改善活動的績效。使用的工具除了品管七大手法外,會用到進階的工具,例如統計分析 (假設檢定、變異數分析、實驗設計、迴歸分析)等方法,針對品質問題進行逐步改善,以提升品質管理的效率,進而達成企業設定之目標。QIT 的改善步驟基本上分為:定義問題/設定目標、潛在原因分析、真因驗證、對策擬定與實施、對策驗證、橫向展開、結論/持續改善議題,以及成果發表等。

     

    (四) 精實生產(Lean Production)之定義
    精實生產是美國管理專家對日本豐田準時化生產JIT(Just In Time)生產方式的讚譽稱呼,Lean Production,有人翻譯成「精實生產」、「臨界生產」,在中國大陸則翻譯為「精益生產」,不過「不存在任何沒有價值」的精神則是一致的。
     

    Lean Production這個詞,最主要是要與1920年代的大量生產方式(mass production)有所區別,以突顯其在少量生產方式上的不同,最早的Lean Production大規模研究是由麻省理工學院主持的一個大型計畫IMVP(International  Motor  Vehicle  Program;國際汽車研究計畫),自1985年開始為期五年,針對全世界十四個國家的汽車廠進行有系統的產業研究,結論出日本汽車業的成功關鍵因素,並出版闡述豐田汽車以精實生產管理模式創造企業核心優勢,期待企業複製豐田管理模式。
     

    企業內問題繁多,一般可歸納為七大浪費:
    1.製造過多(Over-production)
    2.等待(Wait Time)
    3.搬運(Transportation)
    4.不合格品(Defects)
    5.庫存(Inventory)
    6.動作(Motion)
    7.加工(Processing)
     

    解決問題不可能一蹴可及,精實生產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問題解決過程,需要有一定的推動過程, 實施「Lean Production精實生產」的五大步驟:

    1. 確定"價值" - Specify Value 
    2. 掌握"價值流" - Identify the Value Stream
    3. 朝流線生產方式邁進 - Flow
    4. 建立"後拉式"  - Pull
    5. 追求"盡善盡美" – Perfection

ALBUMS / 活動花絮

PROJECT / 輔導實例